如何提升交辦工作的有效性?

Share Post:

團隊除了需要合作外,更少不了分工。職場上或是小組報告中,如果分配工作時溝通不良,最終會變得一蹋糊塗,無法發揮出 1+1>2 的綜效。本文拆解工作交辦與承辦的流程,以交辦者、交辦方式、承接人三種角度切入,產生三個交辦工作的原則,有助於你達成高效的合作。

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,許多大學課程都會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報告。一個學期下來,有的小組能和平且順利的合作,有些小組則經歷過各式各樣的衝突與障礙。像是「分派下去的工作,到了繳交期限還是有人沒完成」、「雖然花了許多時間,結果卻錯誤百出,導致其他組員還要再重做一次」、「遇到Free Rider(搭便車的人),最後只有部分的人參與完成報告」。

不只是小組報告,日本「@Black_cats_cube」與「canaria」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岡田充弘,在《避免工作無效圖鑑:超強社長的 70 個工作術》[1]一書中提到,職場內也充斥著「交辦別人的工作,最後總是變得一蹋糊塗」、「無法交辦工作給別人,最後總是自己做」、「總是被上級不清不楚的指令折騰得很慘」等情景,這些都是交辦工作的無效狀況。

那麼,我們該如何避免陷入交辦工作無效的境地?

(一)有效的方法

為了增加交辦工作的有效性,本文從交辦者、交辦方式、承接人三種角度,並引用岡田先生所提出的概念,整理出以下的建議:

1. 交辦者—簡短、小批量的交辦原則

交辦工作最令人困擾的是繳回的內容與之前的期望大相逕庭。岡田先生建議像文書工作等需要時間與精力的事情,不要一次交辦下去。把握「愈簡短、愈小批量」的交辦原則,先將工作加以分割,再一件一件交辦下去,如圖 1 所示。

圖 1:交辦工作訣竅

資料來源:修改自岡田充弘《避免工作無效圖鑑》

有時候組員因能力而無法完成任務時,岡田先生強調應該要及時檢視並調整工作方法、工作難度,即便最終問題無法解決,共同解決問題的這個過程,還是能夠加深彼此的信賴。

2. 交辦方式—明確、可回溯的約定記錄

岡田先生在書中點出溝通發生問題的原因,大多來自「口頭約定」。我們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很多,如果不記錄下來可能會忘了還有這件工作。為了要避免這種問題,最好就是留下明確且詳細的記錄。

每個人、每間公司習慣的工作方式不同,形成團隊後會建立屬於彼此的溝通模式,因此如何留下明確記錄的方式也十分多變。岡田先生建議交辦工作還是使用郵件發送,不管對於交辦者方還是承接人,電子郵件相較於 LINE 等通訊軟體更好回溯。同理,小組報告也要有清楚的會議記錄與分工說明。會議記錄可以放在共享的雲端,而要執行的分工事項則可另外放在 LINE 群組的記事本中,這樣同時具有回溯性,也具有提醒的方便性。

3. 承接人—釐清、無疑慮的承接原則

把工作交代不清楚的人,也許連自己都不大清楚該怎麼做,承接人如果稀里糊塗的接受了請求,出了問題可能會被要求負起莫名其妙的責任。因此在了解這份工作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之前,不要輕易地應下任何工作。

岡田先生建議承接工作前要釐清以下 6 點,如圖 2 所示:

圖 2:承接工作釐清要點

資料來源:參考岡田充弘《避免工作無效圖鑑》所繪製

為了保障自己能夠順利完成工作,也為其他人著想,在承接前一定要確認工作的目的和意圖。當發現可能完成不了也應該及時提出,如同上面提過的,共同解決問題是維持信賴的方法。

(二)高效的合作

無論是校園還是職場,團隊合作中少不了交辦工作與承接工作,若溝通無效導致工作無法順利完成,則形同浪費時間。就好像每次都準時交了作業,但次次卻因為內容不符合要求被退回。不如在交辦與承接工作前多花一點時間,對所有條件進行釐清,並評估能力上的可行性,最後在時間內交出一份雙方都滿意的作業,達成一次次高效的合作。

作者:黃子懿、羅凱揚


[1] 岡田充弘(2020),《避免工作無效圖鑑:超強社長的70個工作術》,賴詩韻譯,星出版。

Stay Connected

More Updates

職涯探索與嘗試,一條沒有盡頭又充滿驚喜的路

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·羅素(Bertrand Russell)曾提出了一個有關觀察椅子的實驗。假設20個人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張椅子,想必結果是,每個人都對這張椅子有不同看法。換言之,對於同一張椅子,有幾個人觀察它,就會產生出幾種不同的看法。然而,每種看法都是正確的,只是不夠完整。羅素認為,我們永遠無法看見或知道這張椅子完整的實體樣貌,因為我們的知識始終受限於我們的觀點。但是,只要我們願意嘗試繞著椅子仔細觀察一圈,以不同的角度探索這張椅子,便有機會成功運用換位思考的力量,重新設想現實、改變狀況。

Read More »

如果對未來感到迷茫,就用確立人生目標改善吧!

以前有個心理學家組織了三組人,讓他們分別前往三個 10 公里以外的村子。第一組人既不知道村莊的名字,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,只告訴他們沿著一條路直走就行了。剛走出兩三公里,就開始有人叫苦;走到一半的時候,更有人幾乎崩潰,抱怨著爲何要走這麼遠、何時才能走到。後來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前進,越往後走,他們的情緒也越低落。

Read More »